

9月23日,生態環境部宣傳中心領導和專家一行參訪杭州鼎文學校,參觀小學部“小小創變家”作品展,與教師代表進行親切座談,并對鼎文圍繞“生態環境保護”課題所做的教育探索給予積極的贊賞。



“朱鹮曾在浙江的天空消失近半個世紀。”9月2日的鼎文分會場現場,在屏幕那頭,動物福利和野生動物保護研究團隊負責人、國家級一流課程負責人楊永春博士說道。他翻出一張對比圖:左側是上世紀80年代浙江濕地退化的老照片,右側是如今朱鹮監測站的實時畫面——三只朱鹮正踩著浮葉梳理羽毛。臺下的孩子有人拿出筆記本畫下朱鹮的輪廓,有人悄悄在“氣候變化”四個字下畫了波浪線。
北侖“兩山”環保基金會副秘書長柳俊俏帶來的“寧波大熊貓”——鎮海棘螈的主題分享,更讓課堂成了“好奇現場”。當畫面切到這種通體黑褐、綴著橙紅斑點的兩棲動物,正趴在北侖溪流邊的腐葉上時,現場有同學目不轉睛的聆聽講解,并在筆記本上寫下“保護溪流=保護棘螈”。


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已經成為全球性重要議題的當下,教育是應對該議題、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。杭州鼎文學校追求學術卓越,發展全人教育,培養推動全球進步的新力量,在學校理事長Flora的積極倡導下,將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融入課程設計,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(SDGs)帶進孩子們的日常學習。通過課堂教學、國際理解教育(EIU)、鼎文生態創新中心、研學實踐、校園活動與成果展示,全面提升學生的生態素養與責任意識。
在鼎文小學部,“小小創變家”課程落地校園:EIU課程的深入探究、生態園的真實體驗、SCA社團的創意實踐、零廢低碳的校園活動……
每一個環節都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思考、在行動中改變。

在學校開放日現場,孩子們也化身為“小小創變家”,通過了解北極熊、蜜蜂及其棲息地的故事,認識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。他們用樂高搭建模型,模擬保護北極熊和其他動物免受氣候變化威脅的場景,并齊聲發出守護地球的呼聲:“保護環境,從我做起!” 鼎文相信,今天的學習與行動,將成為孩子們一生守護地球的力量。

在杭州這座被綠水青山環繞的城市里,一堂生態課或許只是起點。
但當孩子們開始將關注生態保護當成習慣,開始相信“自己能改變地球”時,那些關于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全球議題,就有了最鮮活、也最有希望的答案
——答案,藏在每個孩子的眼睛里,藏在他們愿意為地球付出的每一個小行動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