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抹中國紅,照耀鼎文學子成長路;
少年強國志,傳承千載華夏民族魂。
10月1日,
我們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76周年華誕。
謹以最真摯的心意,
祝愿偉大祖國繁榮昌盛、山河錦繡!
祝愿全體鼎文人國慶快樂、闔家幸福!


“參天之木,必有其根;懷山之水,必有其源。”一所優秀的學校,必然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。杭州鼎文學校秉承“根植中國,勝任全球,博愛世界”的辦學理念,致力于鑄就一所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學校。自籌劃之初至校園在錢塘江畔落地生根,辦學初心不改。

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,杭州鼎文學校始終堅信,真正的國際教育,始于對本土文化的深度認同;真正的國際化人才,必先扎穩民族精神的根基。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在鼎文這個溫暖有愛的大家庭里茁壯成長,在多元包容的環境中,既扎穩中華文化之根,又具備馳騁世界之能,更擁有擁抱人類文明之懷。

愛國,從不是抽象的口號,而是藏在每一次凝視國旗的目光里,藏在每一次聆聽歷史的感動中。在鼎文,我們以常態化的儀式教育,讓愛國情懷成為學生成長的“必修課”。
每周清晨,當初升的太陽照亮鼎文校園,全體師生都會莊重集合,舉行升旗儀式。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,朝陽灑在孩子們挺直的脊梁上,那一刻,“我與祖國”的聯結不再遙遠,而是成為看得見的信仰。

而在9月3日上午,這份信仰更添了一份厚重。當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,當威武的閱兵方陣邁著鏗鏘步伐走過長安街,鼎文全體師生齊聚屏幕前,共同見證這一莊嚴時刻。這堂“沉浸式”的愛國主義教育課,讓孩子們讀懂了“自強不息”的重量,也讓“守護盛世中華”的種子,在心中扎根生長。

“少年強,則國強;少年有紀律,則國有力量。”今年8月20日,杭州鼎文學校舉辦2025-2026學年“鯤鵬之范”始業教育,幫助學生們在紀律錘煉中樹信念、在自我突破中強素養,為成長為兼具中國根基與國際視野的新時代人才奠定堅實基礎。
從隊列行進時“步幅一致、間距均等”的路線校準,到國旗下敬禮“五指并攏、舉至眉梢”的標準規范,每一個動作都承載著對國旗的敬畏、對紀律的尊崇。“稍息——立正!”教官的口令鏗鏘有力,學子們挺胸收腹、目光平視,在反復練習中矯正姿態,更在“令行禁止”中領悟紀律的意義。

當學子們將“紀律”內化為意識、將“自律”轉化為習慣,他們不僅收獲了成長的力量,更向著踐行“夢想、熱愛、探究、思辨、創新、正直、同理心、協作、勇毅、擔當”的鼎文精神邁出了堅實一步。

“我泱泱華夏,一撇一捺皆是脊梁;我神州大地,一絲一念皆是未來。”如果說紀律是愛國的“筋骨”,那文化便是愛國的“血脈”。杭州鼎文學校將中華文化作為育人根基,以系列浸潤式活動為橋梁,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觸摸中華文化的脈搏。

初中部國學文化周,就為學生搭建了一個立體的傳統文化解碼場域——“國學書畫體驗”中,孩子們揮毫潑墨,感受中國書畫的氣韻生動;文藝匯演上,《岳陽樓記》的吟誦聲穿越古今,太極表演的剛柔并濟展現東方智慧。鼎文小學部閱讀周,則從語言與文學的源頭,播撒文化的種子。各年級學生通過創編詩歌、學長項目化朗讀等形式,將閱讀的收獲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這種基于母語的深度學習,讓文化傳承從宏大敘事落地為個體的生命體驗。

鼎文始終以“根植中國”為教育基點,讓學生在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養分。這種植根傳統又與時俱進的教育探索,讓學生在傳承中創新,在堅守中成長。

“往昔已展千重錦,明朝更進百尺竿。”76年風雨兼程,祖國用自強不息的腳步,走出了波瀾壯闊的征程;在此宏大的時代背景下,鼎文“根植中國”的理念,正陪伴新一代少年茁壯成長。
“愿以吾輩之青春,捍衛盛世之中華。愿以寸心寄華夏,且將歲月贈山河。”這是無數鼎文師生的共同心聲。他們明白,生于斯,家有山河錦繡;長于斯,國有歲月芳華。唯有不負韶華,砥礪前行,方能不負時代,不負家國。
未來,鼎文將繼續以中華文化為根,以全球視野為翼,讓每一位學子都能帶著“中國自信”走向世界,帶著“家國擔當”奔赴未來。